我的备忘录

突然想到粉丝经济的心理学因素是不是爱屋及乌,后来又觉得不太对,因为感觉爱屋及乌是对爱豆拥有的,或是爱豆喜欢的东西产生喜爱,而粉丝经济更多可以理解为“因为粉丝而产生经济”,类似代言、票房的,粉丝应该是出于“知道我这样做会给你带来好处”而去做的,所以二者并不尽相同。
但无论如何,这种行为都有可能使人偏离理智,毕竟你对一个事物的判断尤其是购买决策完全出于另一个人,这个人可能还不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,更不要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,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之类的话了,哇,这么一看简直是太盲目了。
不过从我的专业角度去看,是否以后可以刻意传达这一点呢?让粉丝知道,你的爱豆是真的用过,觉得好用才接受代言,而非我们给了他/她多少钱,不过这或许才是违背逻辑的吧,广告本身就有弥补商品不足的功能,若能专注产品,或许对广告的需求就会减少。
如此看来,小米的营销策略和各种因自来水而达到宣传效果的影视,正是抓住了这个心理而让人更愿意接受吧,“感觉可信”,而在后期补广告,会否综合效果更好?或许需要一开始局双管齐下吧,不然粉丝会痛心,也有oppo、vivo这些成功的营销例子为证。
所以其实我的思路不正是想把代言和自来水结合吗?让明星成为自来水,嗯……再思考吧。
再想说的就是除了爱屋及乌,也有同好心理吧,那种“我懂”“我们懂”的隐秘的快乐与归属感。

评论